選詞填空是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常考題型,也是各位考生在備考中感覺有難度,正確率不太高的題型。各位考生在面對這類題目時是否有一種無力感呢?要想擺脫這種無力感,那么對成語的積累必不可少,尤其對那些看上去意思相近,實則有所區別的詞組。今天中公教育帶大家來學習一組表達“無力感”的成語。

【捉襟見肘 左支右絀 相形見絀 力不從心】
詞義
捉襟見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困難重重,窮于應付,顧此失彼。
左支右絀: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問題。
相形見絀: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得不足。
力不從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辨析
相同點:都形容對于某事無法應對。
不同點:含義側重不同。
捉襟見肘:側重因能力不夠而無法應對,也可用來形容衣服破爛、經濟困難。
左支右絀:側重因力量不足而不能事事兼顧,常用來形容做事遇到困境。
相形見絀:側重跟同類事物或人相比,遠遠不如。
力不從心:側重心里想做,但能力有限。
例句
①如果能量入為出,自然可避免每到月底就出現捉襟見肘的窘態。
②他做事情沒有規劃,這幾件事使他左支右絀,疲于應付。
③和劉玲這身駭人的妝容一比,自己的吸血鬼造型實在是有些相形見絀。
④他年事已高,想挑重擔卻力不從心。
試題演練
社會保障關乎獲得感,也等同于安全感。而放在當前的世界維度中,可以通過社會保障來________一個國家的發展誠意;發達國家的良好福利往往能對優秀青年人才產生筑巢引鳳的號召效應,而一些沒有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其社會保障________的,尤其是對青年群體的全面覆蓋________的,則成了他國的“前車之鑒”。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管窺 左支右絀 力有不逮
B.評判 相形見絀 力不能及
C.洞悉 捉襟見肘 力屈道窮
D.明了 寅吃卵糧 力不從心
【中公解析】A。第一空,句意為可通過社會保障來審視和判斷一個國家的發展誠意。A項“管窺”指從管中窺物,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到全貌,符合句意,保留。B項“評判”指進行評價或判斷,不易排除,符合句意,保留。C項“洞悉”指很清楚地知道,修飾對象多為“內情”“秘密”等;D項“明了”指清楚地知道或懂得。通過社會保障只能部分地了解一個國家的發展誠意,“洞悉”“明了”語義程度過重,排除C、D。第二空,轉折詞“而”提示后文的表達傾向與前文相反,指出一些沒有邁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的社會保障不夠完善。A項“左支右絀”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問題,符合空意,保留。B項“相形見絀”是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文段中“發達國家”與“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并非同類事物,排除B。故本題選A。
成語的積累非一日之功,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吧!在積累的過程中,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知悉它們的區別,相信你可以告別做題時的無力感!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