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說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其實能力也分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創造力。

一般能力也就是最基本的,主要是從智力方面來判斷,包括了感知力、記憶力、表達力、理解力、想象力、思維力。這六個能力從小就要培養。尤其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如果感覺到孩子在這六個方面,哪一面有一些偏差,要給與適當的引導。也可以通過與孩子多交流,來提升他的這些能力。因為在人與人交流的過程中,這六個能力是不間斷地在運用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千萬別做那個缺位的父母,或者只做一些低質量的陪伴,比如家長在玩手機,孩子在看電視。那樣對孩子的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都會有一些影響。
在職場中,我們也要自己不斷地反省,自己在這六個方面,哪些做得不夠好的,哪些需要去彌補的,可以通過讀書,參加培訓來補充。
特殊能力,指的是某項具體活動所需要的能力,這個一般都是在具體的工作中,或者某種興趣中,長期做某一相關的事,逐漸形成的。
創造力,指的是個人的創新思維,也就是善于搞發明創造的能力,創新當然也分很多領域,有的是發明一個物品,改良某個機械構造,改進某個流程,發明一種新的生產方法或者生活狀態,創造某個藝術作品,等等。
能力作為一種心理品質的特性,能力還是要面向實踐,具體要體現在“做事”上,主要表現在執行過程中的態度、效率,以及能得出什么樣的一個結果。有些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鍛煉而培養出來的。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創造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層級遞進關系,各種能力之間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會互相促進。
很重要的一點,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是可以提高人的能力,知識經驗本身卻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實踐力,知識和經驗都是實踐的結果,而不是實踐本身。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