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使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跨境電商仍舊憑借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等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同比增長28.6%。海關總署表示,今年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貿易均實現迅速增長。
物流作為出海的基礎設施,在跨境電商的洶涌浪潮下也迅速發展,并形成了多樣化的物流供給體系來支撐國貨出海,比較主流的物流模式包括郵政小包、商業快遞、跨境專線和海外倉四大類。
當前,國內跨境物流發展日趨成熟,基于不同類目特征采用不同的物流方式,以最優化的成本來支撐電商出海已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如果綜合考慮時效、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來比較四種物流模式,哪一種會是最優的解決辦法并有可能成為未來主流呢?
一、跨境出口:電商出海具備基礎萬億規模空間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十年來中國出口總額穩步提升,2020年在疫情的巨大沖擊之下,仍實現超4%增長,達到17.9萬億元,2021年同增21%突破21萬億。
從結構看:中國向美國出口總額占全部出口總額的約17%,占比最高,除美國外,日本/韓國/越南/德國/荷蘭/印度2021年分別占比
4.9%/4.4%/4.1%/3.4%/3.0%/2.9%。
總體來看,我國出口規模龐大,出口地區分布均勻,面向全球市場,龐大的出口市場基數,為后續線上化提供充足空間。

截至目前,中國出口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全球占比達15%,且持續保持提升。在出口類目上,服裝、3C是最具優勢的產品,占比均可突破30%。因此,我國在核心品類已經形成出口優勢,在單品類出現線上化機會時,更有利于快速把握。
另外,海外電商滲透率提升,中國賣家憑借先發優勢將能夠享受行業增長紅利。截止2021年,美國/英 國/日本/巴西/印尼的線上滲透率分別為
20.6%/27.4%/13.1%/18.6%/28.0%。歐美用戶擁有成熟的互聯網使用習慣,疫情催化下線上購物滲透率迅速提升。中國賣家憑借國內積累的完備的電商運營經驗以及高性價比的商品,有望享受線上滲透率提升的行業增長紅利。

基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行業規模1.12萬億測算,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滲透率僅10%(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偏C端出口總額)。根據十四五規劃,保守預計2025年行業規模2.00萬億,對應滲透率14.7%。因此,行業成長仍然具備充分想象空間。
二、跨境物流:模式多樣化,海外倉將成未來主流
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的需求量全球領先,發出包裹占比接近50%,具有足夠需求密度。根據17Track的統計,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間,全球跨境包裹中中國發出的包裹占比均在40%以上,且在逐步接近50%,而排名第二/第三的美國/英國在21年8月占比分別為18%和4%,與中國有較大的差距,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物流需求在全球占主導位置。
基于龐大的需求,近十多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由原有萬國郵政聯盟體系內的國際郵政產品擴展到專線產品, 跨境電商直發類物流渠道產品形態日益完善。同時,海外倉、亞馬遜FBA物流模式也不斷推廣。

龐大的需求規模和多元的需求類型促進中國跨境物流繁榮發展,現階段跨境物流已逐漸形成成熟、 豐富的類型,具體可分為四類:直郵模式的郵政代理、國際商業快遞、國際專線以及海外倉模式。
國際郵政提供三種差異化物流服務,時效相對較低
國際郵政渠道下可分為郵政小包(包括平郵小包、掛號小包)、e郵寶和EMS,可通過郵件互換局的特殊渠道實現快速通關,主要依托于萬國郵政聯盟現有網絡,實現對目的國市場的全方位派送覆蓋。
郵政小包通常限制商品重量在2kg以內,且對體積有一定要求,其價格低廉,多中途轉運,直飛模式較少,故其運輸時效較慢,適合低價值且無時效要求的商品;EMS是萬國郵政聯盟為彌補郵政小包時效局限而推出的物流服務, 其運輸效率高,時效快,但價格在郵政服務中最高,適合運輸有時效要求的貴重商品;而e郵寶則是介于郵政小包和EMS價格和時效之間的一種物流服務。

商業快遞和國際專線效率較高,價格較貴
國際商業快遞一般包括DHL、UPS、FedEx等國際快遞公司提供的服務,依賴于商業快遞公司自身建設的全球網絡,其時效最快同時價格最高,適合運輸價格高且時效要求高的商品。
國際專線將航空干線與商業清關或郵政清關、目的國尾程物流整合,并可根據實際需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為介于郵政小包和商業快遞之間的細分市場, 同時中國海關為其推出專門的“9610”通關模式。
海外倉模式多維度效率領先,考驗賣家綜合運營能力
海外倉模式是指跨境電商賣家提前將商品運往海外倉庫,待訂單下達后直接從海外倉運送至消費者手中的物流模式。
從總體運輸時效來看, 其頭程物流(商品運達海外倉庫)時效較慢,但尾程物流(海外倉庫運往消費者手中)由于具有區位優勢效率極高,故雖然其整體時效隨較慢,但消費者感知時效極快,是為海外倉模式的最大優勢。
海外倉模式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開通了“9810”專屬海關代碼,其數量也不斷上升, 根據商務部公布數據,2020年跨境電商海外倉數量超過1800個,同比增長80%,面積超過了1200萬平米。海外倉模式的尾程配送效率高,對客戶體驗提升有很大幫助,但需要賣家提前備貨, 對其存貨成本和倉儲成本要求較高,對賣家銷售能力存在一定程度挑戰。

多樣化物流系綜合成本可控,能夠支撐中國商品貨達四海。根據中國郵政及順豐國際的數據,以1kg貨品出口的物流成本計算,在考慮貨代折扣后,郵政小包、國際專線商業快遞、海外倉的實際物流費用分別為73/99/264/22元。整體來看,現階段中國多元化的物流體系在成本側能夠支撐電商出海。

目前,在四種主要跨境物流模式中,直郵仍占較高比例,其中跨境專線成本占優比例快速提升。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9-2020年跨境電商物流市場中直郵模式占比60%,海外倉模式占比40%。國際專線模式由于其對物流資源的整合,部分線路成本低于郵政網絡且時效和包裹追蹤能力優于郵政網絡而逐漸興起,據艾瑞咨詢的測算,2020年專線模式占比達到32%,較2019年提升12pct。

如果將四種主流跨境物流模式分別對應需快速反應以及低庫存壓力的品類,從消費者感知的送達時間看:海外倉<國際商業快遞=跨境專線<郵政小包;從物流成本看:海外倉<郵政小包<跨境專線<國際商業快遞。因此,綜合時效及成本,跨境專線及海外倉物流模式比例將持續上升,而海外倉將會是未來主流。
三、海外倉:跨境電商下半場競爭制勝的關鍵
海外倉既是我國外貿的新業態,也是未來支撐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的重要全球基礎設施。
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海外倉這一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完善的海外倉服務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的服務能力尤其是本地化能力,為海外消費者、采購商提供更加貼近化的服務體驗,同時大幅降低物流、倉儲成本,提升跨境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正是因為擁有這些的優勢,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企業已在布局自有的海外倉,比如:
Shein背靠優質供應鏈,用極致的“快”逐鹿全球
SHEIN為快時尚服飾品類獨立站賣家,成立于2008年,2014 年正式更名為SHEIN,利用海外網紅營銷獲得了20-30億人民幣GMV的門檻,2014年把供應鏈中心遷往廣州,形成了快速開發反應機制,開始了始于2016-2017年連續數年的翻番增長,2020年SHEIN的GMV突破100億美金,而今年將有望突破300億美元。
SHEIN依靠其供應鏈優勢形成了快速反應能力,可做到兩周上新,最快七天,并且對接占比20%的S級供應商,在供應鏈上游布局已滲透到面料環節, 將前端訂單需求通過數字化系統反饋到供應鏈,是其形成快速反應能力的核心。這也造就了SHEIN成為網紅生態和供應鏈生態的最完美結合,能夠把流量與商品的匹配實現快速撮合,因而得到飛速發展。

隨著體量漸大,SHEIN的海外布局也更廣,海外倉已成為其當下的一個重要目標。據消息,SHEIN計劃將在美國建立三個大型配送中心,以便在三到四天的時間內將產品送到美國購物者手中。詳情可查看往期文章《SHEIN啟示:最后一公里,跨境電商下半場破局的關鍵》
致歐科技聚焦家具家居品類,加強倉儲物流建設
致歐科技是全球知名的互 聯網家居品牌商,擁有SONGMICS、VASAGLE、FEANDREA三大品牌,主要在亞馬遜、Cdiscount、ManoMano、 eBay等第三方平臺進行銷售,2020 年營業收入達39.71億元,同比增長70.75%,其中2018-2020 年亞馬遜B2C銷售占比分別為89.32%、81.13% 和 71.80%。
家具家居產品體積和重量較大且形狀各異, 對產品的倉儲、運輸及安裝要求較高,致歐科技采取平板包裝方式,更加節省空間和包材,降低倉儲物流費用。同時,致歐科技采取“國內外自營倉+海外第三方平臺倉+國內外第三方合作倉”的倉儲物流模式并開發 WMS 倉儲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實現了倉儲物流效率優化,提高消費者購物體驗, 增強了其在跨境電商出口業務的市場競爭力。

三態股份出口跨境零售與物流業務協同發展
三態股份是一家從事出口跨境電商零售和第三方出口跨境電商物流等綜合性企業。零售業務目前在售SKU超過60萬,包括潮流時尚、工具配件、家居生活、數碼科技和興趣愛好5大類17小類商品。出口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包括國際專線、國際郵政和商業快遞的物流服務,并為境外跨境賣家提供境內倉儲管理服務。2018-2020年,三態股份總營收分別為12.15億元、15.67億元和19.94億元,保持在25%以上的較高增速,2021H1公司實現收入12.29億元,同比增長49%。

三態股份的零售與物流業務協同發展,物流服務收入占比營收約22%,不過銷售業務毛利率高于物流業務毛利率。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經營泛品類的三態股份毛利率高于精品類的安克創新和致歐科技,這與其自有的物流體系做支撐離不開。因為相較于純品牌型賣家,自有物流體系讓三態股份在供應鏈的成本控制上更有優勢。
不難看出,隨著出海企業在海外市場布局的深入,不管是獨立站賣家、品牌型賣家還是跨境綜合服務企業都在布局自有的物流服務體系,尤其事關海外市場的貨物存儲、轉運和派送的海外倉更是重中之重。
由于出海企業類型多樣化、業務規模也日漸龐大,想要布局海外倉,難點不在“建倉”,而在于“管倉”,也就是如何進行高效、智能的管理,以獲得成本和效率的優勢。
敏思達作為一家深耕物流信息化25年的國家高新技術雙軟認證企業,自成立以來,持續為眾多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商業模型創新設計,助力多家物流企業上市、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及重構中小型企業物流競爭優勢,先后服務了中遠E環球、J&T極兔、縱騰集團、速達非、美凱物流、亦邦物流、出口易、SEKO等跨境物流頭部企業。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月月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