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寄售
寄售(consignment) 是一種有別于通常的代理銷售的貿易方式。它是指由寄售人(委托人或貨主) 先將準備銷售的貨物運往國外寄售地,委托當地的代銷人(受托人) 按照寄售協議規定的條件,由代銷人代替寄售人在當地市場上進行銷售。貨物售出后,再由代銷人按協議規定的方式與寄售人結算貨款的一種貿易方式。
寄售的優點:
(1)寄售貨物出售前,寄售人持有貨物的所有權,有利于隨行就市。
(2)寄售方式是憑實物買賣。貨物與買主直接見面,利于促進成交。
(3)代銷人不負擔風險與費用,一般由寄售人墊資,代銷人不占用資金,可以調動其經營的積極性。
(4)寄售是一種先發運后銷售的現貨買賣方式。一般逐筆成交國際貿易,往往買主對出口方的產品有所了 解, 批量成交,遠期交貨。而以寄售方式銷售,可以讓商品在市場上與用戶直接見面。按需要的數量 隨意購買,而且是現貨現賣,能抓住銷售時機。所以對于開拓新市場,特別是消費品市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寄售的缺點:
(1)出口方承擔的風險較大,費用較大。
(2)寄售貨物的貨款回收較緩慢。
(3)出口商會承擔一定的風險和費用。其一,貨未售出之前發運,售后才能收回貨款,資金負擔較重。其 二,貨物需在寄售地區安排存倉、提貨,代銷人不承擔費用和風險。其三,萬一代銷人不守協議,比 如,不能妥善代管貨物,或是出售后不及時匯回貨款,都將給出口商帶來損失。其四,如果貨物滯銷, 需要運回或轉運其他口岸,出口商將遭受損失。
二、VMI(供應商管理庫存)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種以用戶和供應商雙方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并不斷監督協議執行情況和修正協議內容,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地改進的合作性策略。 [1] 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目前VMI在分銷鏈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便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
對于供應商管理的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因為有最低與最高庫存點,按時交貨可通過相對庫存水平來衡量。例如庫存為零,風險很高;庫存低于最低點,風險相當高;庫存高于最高點,斷貨風險很小但過期庫存風險升高。這樣,統計上述各種情況可以衡量供應商的交貨表現。根據未來物料需求和供應商的供貨計劃,還可以預測庫存點在未來的走勢,從而確定具體時候的具體庫存指標。
VMI管理模式是從QR(快速響應,Quick Response)和ECR(有效客戶響應,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核心思想是供應商通過共享用戶企業的當前庫存和實際耗用數據,按照實際的消耗模型、消耗趨勢和補貨策略進行有實際根據的補貨。由此,交易雙方都變革了傳統的獨立預測模式,盡最大可能地減少由于獨立預測的不確定性導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浪費,降低了供應鏈的總成本。
VMI說的是庫存的管理責任,寄售說的是庫存的所有權,買賣雙方分擔風險的一種方式。在實踐中,你可以用VMI而不用寄售,也可以用寄售不用VMI。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