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債能力是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靈活性及其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
償債能力分析有利于投資者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 有利于企業經營者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 有利于債權者進行正確的借貸決策 有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
企業常用的償債能力指標有以下幾種:
- 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標,通過將企業的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相比較得出,反映在企業全部資產中屬于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通常而言,資產負債率在40%-60%之間較為合適的健康狀態,也就是說,50%的資產負債率屬于風險相對可控的范圍之內,在實踐中,房地產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超過60%屬于常見情形。
這里要注意的是,資產負債率過低也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
1、利用外部資金少,發展相對就慢;
2、企業舉債經營能力不足;
3、使用資金的能力較弱,無法實現資金的優化配置,造成資金的浪費,增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4、企業未來發展潛力不大,不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增加,這會降低投資者購買股份的意愿,不利于企業的籌資。
二、產權比例: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
產權比例=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產權比率可反映股東所持股權是否過多(或者是否不夠充分)等情況,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企業借款經營的程度。
這一比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
它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該指標表明由債權人提供的和由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來源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
產權比率越低表明企業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重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該指標作用與有形資產凈值債務率相似。
一般說來,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從股東來說,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舉債,可以將損失和風險轉移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舉債經營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
三、流動比例: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
流動比例=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在2:1以上,流動比率2:1,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即使流動資產有一半在短期內不能變現,也能保證全部的流動負債得到償還。
四、速動比例:是指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速動比例=(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計算速動比率時,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是因為存貨在流動資產中變現速度較慢,有些存貨可能滯銷,無法變現。預付賬款和待攤費用根本不具有變現能力,只是減少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出量,所以理論上也應加以剔除。
傳統經驗認為,速動比率維持在1:1較為正常,它表明企業的每1元流動負債就有1元易于變現的流動資產來抵償,短期償債能力有可靠的保證。
速動比率過低,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速動比率過高,企業在速動資產上占用資金過多,會增加企業投資的機會成本。
但以上評判標準并不是絕對的。實際工作中,應考慮到企業的行業性質。例如商品零售行業,由于采用大量現金銷售,幾乎沒有應收賬款,速動比率大大低于1,也是合理的。相反,有些企業雖然速動比率大于1,但速動資產中大部份是應收賬款,并不代表企業的償債能力強,因為應收賬款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在評價速動比率時,還應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
五、現金比例:是企業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參考性指標。
現金比例=(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流動負債
過高的現金比率表明企業未能合理利用流動負債,一般來講現金比例20%左右就可以了。
六、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又稱已獲利息倍數,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
利息保障倍數=(利息總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分子“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前的利潤。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資本化利息雖然不在利潤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償還的。
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
利息保障倍數至少應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如果利息保障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償債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下降的風險。
七、現金凈流量與到期債務比:是企業經營現金凈流入與本期到期的當期債務和應付票據總額的比率。
現金凈流量與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本期到期的債務
本期到期的債務=本期到期長期負債+本期應付票據
通常作為企業到期的長期負債和本期應付票據是不能延期的,到期必須如數償還,企業設置的標準值為1.5。該比率越高,企業資金流動性越好,企業到期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
八、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可以從現金流量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
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由于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有可能背離,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含現金等價物)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量的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
一般該指標大于1,表示企業流動負債的償還有可靠保證。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業按期償還到期債務,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該指標過大則表明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強。
九、現金凈流量與債務總額比: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總額與債務總額的比率。
現金凈流量與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凈流量÷債務總額
該指標旨在衡量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是評估企業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它也是預測企業破產的可靠指標。
這一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破產的可能性越小。這一比率越低,企業財務靈活性越差,破產的可能性越大。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