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一句:“第二件半價”與“兩件七五折”,乍一看哪個更吸引你?
藥店搞活動,最常見的就是打折或送雞蛋。搞大活動,無非就是增大打折力度或降低送雞蛋條件,比如“滿一元送一只雞蛋”。

去附近的奶茶店、快餐店看看,就會發現它們搞活動時,一般都是“第二杯半價”或“第二份半價”,也有商家是“兩件七五折”,但是不多。
稍微愿意動腦子的朋友應該會發現,“第二件半價”與“兩件七五折”,根本就是同一個意思,只是換種說法罷了,優惠力度完全一樣啊!那為什么更多商家都會寫“第二件半價”,而不是“兩件七五折”呢?下文做一個簡單分析,看看哪種說法更吸引顧客!

現如今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難有人能正兒八經的坐下來看本書。可能是“太忙”時間不允許,也可能是受手機的影響。筆者認為,其實就是“懶”,很多人“懶得”用腦子,拒絕思考。
之前看到一篇大約兩萬字的文章,內容寫得非常好,想讓家人都看看,于是就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里,還叮囑大家一定要看,后來問她們看完有啥感想,結果一個個都表示沒看完,理由很統一:字太多,看不下去!很明顯,就是“懶”!
剛剛也分析了,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用腦子”,那么請問:一件商品二十元,“第二件半價”與“兩件七五折”,哪個更容易算出總金額?很明顯是前者!既然大家不想思考,當然更愿意選擇簡單的算法了。
其實,很多人看到“半價”,就相當然地認為比“七五折”便宜。包括筆者本人,買東西時都更傾向于“第二件半價”!如果一件商品價格偏高,數值又不是整數。顧客只要不去認認真真的算一下,可能會一直以為“第二件半價”更便宜,除非有人告訴她真相。
比如,有家藥店夏季花茶搞促銷:“兩件七五折”。某天一位顧客來買菊花,一問“兩件七五折”,轉頭就走,問其原因:“隔壁藥店,花茶‘第二件半價’更便宜”!
所以,明明是同樣的優惠力度,但在很多人眼里都覺得是“第二件半價”便宜。除非是那種“斤斤計較”的顧客,可能才會靜下來拿起計算器,算一算哪個更便宜。
就算不比較哪個更便宜,
“第二件半價”的成交率也會更高。如果是“兩件七五折”,很多顧客寧愿選擇買一件原價,也不愿意買兩瓶,因為她們通常會覺得“七五折”的優惠力度不夠大。
“第二件半價”會讓顧客覺得,是因為自己買了第一件商品,在這個基礎上第二件才有的優惠,如果我不拿第二件,那個半價的金額就會損失掉,會覺得可惜,會“肉疼”。所以,更容易“一念之間”買兩件!
對于商家來說,既然“第二件半價”與“兩件七五折”優惠力度完全一樣,它們當然更愿意選擇讓顧客聽起來更便宜,成交率更高的說法了!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