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物流節點,指的是對物資進行中轉、集散和儲存的節點,包括港口、公路樞紐、大型公共倉庫等。
相對而言,跨境物流的節點會更加復雜一些。不過最為普遍的節點,可以細分為:訂單生成>打印訂單>倉庫揀貨>貨物清點>打包>航線選擇>單證制作>安排取件>上網>交航>落地>清關>到達派送點>妥投。
分析這些物流節點的意義
(1)時效分析
清楚包裹到達每一個物流節點的時間,就可以計算出包裹在每個運輸環節的具體時間。如果物流時效不理想,也可以分析出來是哪一段運輸占用的時間過多。
訂單生成→打印訂單→倉庫揀貨→貨物清點→打包→航線選擇→單證制作 →安排取件→上網→交航→落地→清關→到達派送點→妥投
這種較為具體的時效分析,還可以方便賣家去比對不同的物流渠道的優缺點,例如甲渠道的上網時間快,乙渠道的清關速度快。
把這些物流節點時效數據,與目的國家相關聯,還可以比較不同國家的清關時間、最后一公里派送時間等,進而在包裹發出之前就可以給出較為準確的預計投遞時間。這一點對于一些大型的跨境電商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2)訂單物流數據監控
通過物流節點數據的分析,可以制作一個詳細的物流監控報表,計算出每一天所發出的包裹有多少已經上網、多少已經封發、交航,進而還可以算出每天訂單的妥投率、封發率、交航率、落地率、妥投率。
從而知道寄出的所有包裹目前在具體什么階段,如果某一天的上網率或交航率異常,也可以很容易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3)定制物流軌跡信息
中國有那么多家跨境物流公司,例如飛特物流、云途物流、安駿物流等等。但實際上很多公司只是貨運代理而已,并沒有自己的飛機。包裹的實際運輸商,可能還是中國郵政或者DHL等公司。
當貨代公司做大后,會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會生成自己的一套物流單號及物流信息。有的公司的解決辦法是,在實際運輸商的物流軌跡前拼接一段自己的物流軌跡數據。
但是如果自己已經掌握了具體的節點數據,那么就可以自定義物流軌跡的信息,制作專屬的物流軌跡。
通過API返回物流節點的時間Tracking More(跟蹤方式)
目前在做的一個工作,就是去整理各個物流渠道對應的節點時間,然后通過API去返回不同節點對應的時間。
雖然,Tracking More實際上已經有7個狀態了,包括:查詢不到、運輸途中、到達代取、成功簽收、可能異常、投遞失敗、運輸過久。但實際上,這些狀態對于賣家或者物流商而言,并不是特別清晰,尤其是“運輸途中”的跨度太長了,所以將運輸途中細分為“上網”“封發”“交航”“清關”,是非常有意義的。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