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有網友稱,陜西西安北站有私家車上高鐵站臺接送乘客,由鐵路部門工作人員指引放行。有人對此行為是否合規表示質疑,稱該行為對高鐵安全及社會影響非常大。西安鐵路工作人員表示,這個行為是允許的,是在考慮過安全基礎上的有償服務,收費為1人1小時500元。
高鐵乘客下車步行出站,這在很多人看來,乃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規矩。
事實上,高鐵站內整個的動線規劃、標識導視的布置,同樣傳遞了類似的信息。在此認知背景下,“私家車開上站臺”之事,引發全網圍觀與一片驚詫,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類現象,明顯違背了大眾的直覺和經驗,一時之間深感困惑乃至怒由心生,這是自然而然的反應。當然了,“少見”未必天然就意味著不合理。厘清此事的是非對錯,理應超越于下意識的情緒反饋。
有別于人們最初的猜測,私家車開上站臺,背后其實并沒有那么多的特權、貓膩,不過是“花錢買路”服務罷了。
據悉,西安北站的這一業務名曰“貴賓優行服務”,單次花費500元,可享受車輛進站和專屬休息室候車。這種特色化的增值服務,滿足了特定旅客群體的差異化需求,同時讓站方多了一條經營創收的門路,于交易雙方而言,大體是各取所需、互惠雙贏的。然而,此類操作,還是引發了“第三方”的不適。
關于此事,現場的其他乘客之所以反感,最直接的原因,乃是在于這種眾目睽睽之下的“特殊待遇”,構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與心理沖擊。
毋庸諱言,機場也有各式的貴賓服務,但畢竟沒有花錢就可以把私家車開到停機坪接人的操作。與之相較,“西安站貴賓優行服務”在細節安排上,還是顯得有些太露骨、太刺眼了。
現代社會,付費增值服務,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對此,公眾早已習以為常才是。然而,高鐵的特殊性在于,其兼有“公共屬性”和“商業屬性”。這種復合性,賦予了其更高的道德期許。
于運營方而言,自然想的是“在商言商”利益最大化,而對于大眾來說,卻往往對抽象的公益性、服務性、公平性、一視同仁等,有著理想化的憧憬——微妙語境下,高鐵方面的很多增值項目,都是“只做不說”“悶聲發財”。普通人對此知之甚少,這反倒加劇了誤解。
應該說,“西安站貴賓優行服務”但凡現場統籌得當,沒有侵占其他乘客的通道空間和通行行效率,那么也是無可厚非的。至于說,一些網友所擔心的“私家車會否沖入軌道、會否影響站臺路面路基”等擔憂,站方大可以拿出實據一一回應。在不增加普通人支出的前提下,高鐵方面想方設法增加進項,這有利于分攤經營成本,實現業態的可持續化。“創收搞錢”不丟人,重要的是,打磨細節、妥善引導,既讓付費客戶享受便利,又不至于讓其他旅客感到受傷。
作者:然玉
投稿郵箱:qilupinglun@sina.com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