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服務零售快速發展,正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助力。廣義上的零售是指面向最終消費者以滿足個人非商業目的的所有銷售活動。與實物商品零售相對應,服務零售即指將服務直接售賣給最終消費者的商業行為。受到服務業構成復雜、性質差異大、行業界定難等特征影響,我國零售統計體系更聚焦于實物商品零售,對服務行業關注不足,而學術界和實務界也長期將“零售”等同于“(實物)商品零售”。實際上,一切針對最終消費者的銷售,不論其內容是實物商品還是非實物商品,都應算作零售的范疇。
國內服務零售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服務零售的興起,得益于我國服務產業供給規模和消費需求擴大所帶來的社會分工深化。首先,隨著家庭及人口結構的變化,餐飲、洗衣、保潔、養老等越來越多的生活性服務從家庭職能中逐漸分離,轉向市場化供給,成為市場中的計酬勞動。在帶來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本積累的同時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其次,服務零售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由一體化經營向生產銷售分工協作演變。服務業商戶品牌化、連鎖化程度加強,服務業宣傳營銷受到更多重視,部分服務行業的專門服務零售商和生活服務零售電商平臺逐步發展壯大,都促進了服務零售活動的專業化。
同時,數字技術為服務零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網絡數字技術提高了行業標準化程度,克服服務內容的多變性,提高了服務質量;通過減少時間、空間限制,數字技術拓展了服務交易的場景,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偏差,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數字備份、網絡傳播的盛行將影視、音樂等行業的無形服務轉化為有形制品,也提高了生產和流通效率,增強了市場經濟活動效能。
服務零售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提升服務生產質量,規范服務供給。相較于實物商品,服務商品的質量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主要受服務業尤其是生活服務業的非標準化和無形性的影響,導致質量不可控。服務零售商作為專業化的分銷主體,為了保證銷售活動的順暢連續,有充足的動力與信息優勢推動服務生產商生產出質量穩定且可控的服務商品,如通過參與標準制定、科學分類、服務流程分解等方式引導服務供給向規范化、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提升服務產品供給質量。
二是滿足居民服務需求,促進消費升級。擴大內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服務消費成為內需增長的新熱點,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逐年攀升。由于服務消費的同步性使得質量不可提前觀測,服務內容的多樣性也令消費者“眾口難調”。服務零售商借助網絡化、數字化手段,提供更直觀、更真實的服務產品信息,提升服務消費質量。服務零售平臺匯聚的海量評論也較好地利用信譽機制解決了信任問題,降低了服務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錯配。查看他人評論或網絡評分已經成為消費者事前鑒別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服務零售的發展較好滿足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提質擴容的需求。
三是推動業態模式創新,帶動社會就業。零售活動的發達,使得每個流通主體都能因分工而實現專業化發展,有利于不同經營領域的創新與突破。在商品零售領域,業態、模式、技術、供給等多維度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行業發展,相關經驗也同樣適用于服務零售行業。專業化的服務零售商更能快速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推動管理、商業模式等各類創新,助力餐飲、旅游、體育、娛樂、教育等行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此外,服務零售業涉及行業種類多、輻射帶動效應大,包含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能吸納大量勞動就業群體,僅以餐飲業為例,2020年全國餐飲服務單位達600多萬戶,從業人員約2056萬人。服務零售行業的健康發展對國家穩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重點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服務零售不僅具有零售流通活動的一般功能,也在供給升級、消費擴大、行業創新和社會就業等方面體現出了特殊的帶動效應。服務零售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也將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