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偷逃稅
今年以來,疑似職業打假人或職業差評師針對電商稅務問題的舉報案例,越來越多。我們近期接到了大量學員涉稅咨詢,其中30%以上屬于被職業打假人或差評師威脅要向稅務舉報,并借此索要好處,索要好處費的行情是6000-30000元不等。
這類事件愈演愈烈,有的屬于有理有據、合理合法的舉報,無可厚非,例如著名打假人王海舉報天貓艾草類目Top1“蘄大媽”電商偷稅漏稅,處理結果是“稅務局認定最終稅費、滯納金、罰款合計繳納2648萬余元。只給舉報人獎勵3萬元。”
但是,還有更多的職業打假人或差評師無中生有,以舉報之名,進行敲詐錢財,這樣對電商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影響很大。
鑒于類似舉報現象很普遍,下面,我們對這類問題進行專業探討。
02
如果沒有證據
能否舉報電商偷漏稅?
根據稅收違法行為檢舉管理辦法規定,無法確定被檢舉對象,或者不能提供稅收違法行為線索的的檢舉事項是不予以受理的。
那么舉報人需要提供什么證據呢?舉報人需要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公司名、公司地址、稅收違法事實證據。
上述王海案例中,南陽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出具的《稅收違法行為查出結果告知書》明確提到,“蘄大媽”偷漏稅材料是由打假人王海提供給稅務部門的,說明王海作為職業打假人,做事非常專業,已經做足了功課,掌握了一定的證據,舉報材料符合稅務部門受理要求(下圖)。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舉報公司偷逃稅,是需要提供實質的違法證據的,提交的證據需要明確證明偷逃稅行為存在,稅務機關在受理舉報后,會進行核實。
03
舉報人可能抓住
哪些把柄去舉報?
情形一:甲公司店鋪賣貨,卻讓乙公司開票,后被舉報。
例如,之前有學員接到稅務所電話:有人投訴他們開具的發票與實際經營的主體不符、涉嫌虛開發票,要求做出解釋說明。并引來了稅務檢查,后牽涉的兩家公司都被進行了處罰。

情形二:跟顧客談好價格,說明不開發票;或者開發票要加稅點;或者客服以各種理由不開票或延遲開票,結果被舉報。
關于開具發票問題發生了糾紛,那么就要謹慎對待。例如,之前有位學員收到來自上海稅局的稅務檢查通知書,關于客戶在阿里1688平臺購買他家店鋪中的產品,由于發票稅點糾紛導致未開具發票,進而遭到客戶投訴舉報。隨后,稅務通知檢查2020-2021年的銷售流水數據……因此,發票管理及財稅內控也需要引起電商公司重視,不能犯低級錯誤。
情形三:通過生意參謀等工具,將指數轉化成為數據,抓取店鋪交易流水去舉報。
現在職業打假人越來越專業化,他們已經學會了抓取和分析電商數據。王海應該屬于這種情況。
稅務部門接到舉報人提供的詳細交易流水數據,只需要對被舉報公司的實際納稅金額進行比對,立即可以判斷其中的差額,證據確鑿就可以立案稽查。
當然,也不是誰隨便拿著一堆數據就有可信度的,稅務部門有非常嚴肅的工作流程。這次舉報者是王海,著名職業打假人,所以相對而言,稅務部門會更加重視。
情形四:如果對方能提供內部真實有效的線索和證據,這就不是外部職業打假人了,而是內部知情人士。
比如,杭州稅務機關收到一封舉報信,信中稱某杭州跨境電商設立內外兩套賬,存在隱匿收入少繳稅款問題,并附有該公司的內部電子郵件截圖及報表,稅務機關收到舉報后進行核查,并對該企業立刻展開檢查。最后針對該公司的偷逃稅行為做出了罰款處理。
電商公司在日常經營中都會留下大量數據信息,相對于傳統企業而言,電商數據更透明,更難隱蔽。因此,納稅合規化也是我們電商未來的趨勢。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liubaili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