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份,拼多多Temu上線之后,三個月成為美國購物應用下載榜首,安裝量達到了600萬次,下載量就超過了沃爾瑪、亞馬遜。
拼多多Temu憑借低價、“砍一刀”和各種補貼等舉措,就成功拿捏住北美消費者的錢包,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中國賣家入駐,其中不乏一些頭部大賣。

?
但近日,有消息傳出Temu的“取消運費補貼”政策 ,這一政策一出勸退了一批想要入駐的賣家,已經入駐的賣家更是面臨了是否要提價保住利潤的難題。
據悉,Temu平臺向入駐賣家發布通知:12月12日0:00開始,商家的非JIT(預售模式)送貨費用,商家和平臺各承擔50%。
對于Temu的此項緊急通知,有賣家吐槽道:之前讓賣家報價時一直說平臺100%承擔運費,要報產品成本底價,現在一言不合就臨時通知砍掉一半的補貼。
猜到Temu會割賣家韭菜,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或許大家對Temu的壓價政策有所耳聞,一位賣家直言:“拼多多同款85折,亞馬遜同款35折,天貓京東同款65折,請問Temu還怎么玩?”
據了解,Temu除了要跟各平臺比價以外,對賣家還有諸多要求:
- Temu對于產品的動銷和評價有嚴格規定
14天無動銷or30天動銷低于30件/90美金的,要么降價,要么退供;評分差,低于4.5分,大家關注下前臺的評價,只要有1星評價且是質量問題的,99%會下架。
- 針對JIT預售模式,平臺對賣家的發貨時效明確規定
遲到24小時內,1倍貨值處罰;遲到超過24小時,5倍貨值處罰;缺貨導致無法履約的,5倍貨值處罰。

?
- 平臺的品控處罰力度大,如遇客戶反饋產品有質量問題,賣家面臨5倍罰款。
強勢壓價,要求嚴苛,違規重罰,有賣家戲稱:拼多多的鐮刀比亞馬遜還長,Temu顯然不是所有跨境賣家都能玩的。
而與此同時,過度的低價模式也導致平臺的生態愈發畸形,許多賣家的供貨價卷生卷死,以求產品能脫穎而出入Temu法眼:
“我之前供貨價3塊錢,有賣家進來就報1.2 。”
“我還有一批小貨,二次包裝成本啥的加一起10.3,Temu讓我報價8塊。”
“我們也差不多,七十幾成本的衣服,叫我們報六十,我們還是自產。”
然則,暴力低價打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僅商家背負著利潤重壓,平臺同樣無法持續性燒錢供血,就目前來看,Temu的產品已經開始出現漲價趨勢。
有賣家發現,Temu這個月將前端價格上調了一些,如今新品上架定價明顯高了許多,部分同款的售價是之前的兩倍多。

?
可以看到,經過流量紅利爆發期后,如今的Temu正緩緩沉淀下來。
近日,有棵樹同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目前公司已在Temu平臺上開設了少量店鋪,而在不久之前,另一深圳大賣星徽股份同樣表達了拓展Temu經營渠道的意向。
從大賣的角度來看,封號潮的經驗教訓加深了多平臺、多渠道運營策略的貫徹,通過在各個實力同樣強勁的電商平臺開拓新市場,以擺脫對亞馬遜的高度依賴。而眼下正如日中天,海外業績突飛猛進的Temu顯然是一個極具潛力新興渠道。
而Temu通過引入這些優質商家,也有利于維護平臺營商環境,進一步挖掘更多發展動能并深化轉型。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超夢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