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元旦,突然發現春節就在眼前了。這個年尾年頭,很多事情都快得讓人有點猝不及防:一邊還在做年末復盤或開年計劃,一邊打開手機搶票,這時耳邊一個聲音悄悄響起:該買年貨了!
還好有京東,從2022年12月底開始,京東年貨節就為全國消費者帶來海量優惠爆款年貨。1月13日晚8點,小年前夕京東年貨節還將迎來另一波高潮,推出跨店每滿300減40、每滿1000減60等多重福利;更有超3億種商品享30天價保等極致服務,并連續第11年堅持“春節也送貨”。
2023年貨節開始一周后,京東上“年貨”作為熱搜同比飆升226%,“糖果”搜索量增長180%,而作為今年“過年解壓氛圍組”熱門商品,“煙花”的搜索量更是上漲248倍!
在“小年”前夕,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2023年貨消費報告》,梳理兔年春節消費特色、用戶偏好等,通過春節消費特征展望來年市場趨勢,得出以下簡要結論:
年貨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健康類產品較受關注,同時智能化、適老關懷成為今年熱門品類;
近80%的消費者今年更理性、更追求實在,京東年貨節的火爆代表了消費者需求和認可;
約70%的人今年要回家過年,另外還有相當部分選擇旅游過年,因此年貨節期間機票銷售同比上增長200%,同時也帶動“年貨春運”、當地線下旅游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或恢復;
由此需求拉動,異地訂單主要體現為身在1-2線城市或經濟發達省份的用戶向家鄉發出的年貨,其中廣東、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6省發出異地訂單量同比增長34%。
年貨也春運:70%用戶買年貨孝敬父母
說回正題:回家過年,那么年貨就必不可少。據調研數據顯示,約75%的用戶正在或已經置辦完畢大部分年貨。其中約60%的用戶通過線上電商+線下特產采購,而有近20%的用戶則是在線上一次買齊,更加省錢省心。
為更好地滿足在外游子“輕裝返鄉”需要,京東年貨節還專門打造了“年貨春運”主題會場,基于各地年貨消費趨勢推出“特色年貨地圖”、“區域特色年貨金榜”,讓消費者輕松實現全國各地特色年貨一站式購齊。打開京東APP搜索“年貨春運”,即可直達活動會場。
不過根據京東2023年貨節消費情況來看,與前兩年“年貨雙向流動”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單線流動”更為明顯,而且消費結構上也有些變化。
2023年年貨節期間,春節傳統習俗的傳承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主流,82.2%的用戶表示會購買年夜飯、傳統美食、土特產等,同時59.9%的用戶表示愿意購買春聯、年畫、剪紙、裝飾等提升過年氣氛的產品。
而京東攜手義烏節慶、景德鎮陶瓷、南康家具、佛山瓷磚、中山燈飾、永康五金等產業帶的商家,組團帶來多品類產業帶源頭好物,滿足春節居家氛圍裝飾、家居煥新等需求,爆款抄底價低至1元,為消費者打造實實在在的居家過年幸福感。
孝敬長輩,關愛親友是另一大消費趨勢,70.3%的用戶表示會購買孝敬父母的商品,如營養保健品、酒類、糕點等,亦有27.7%的用戶表示會購買書籍教育產品等兒童用品;關愛自己,關心家人成為了消費的熱點話題,在調研中回答所購年貨品類與往年的異同時,33.2%的用戶表示今年會側重適老、健康為主的商品,一方面與當下個人及家庭健康管理的趨勢相契合,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孝敬長輩的消費趨勢。
在這個冬天,無論在不在身邊,人們都牽掛著親人和朋友的身體健康。京東協調供應鏈上下游資源,全力保障藥品和防疫物資市場供應穩定、價格平穩,并配合國家工信部、及多地政府相關部門,向多個省市定向保供物資,包括布洛芬、抗原檢測試劑盒等緊缺藥品及防護物資,并抽調快遞小哥支援重點地區,以滿足民眾的需求。
與回歸傳統,關愛家人相對應的是手機、數碼、潮玩等,以及珠寶、首飾、奢侈品等分別占比9.9%和11.4%,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戶更加看重年貨的實用性和性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14.9%的用戶表示愿意購買老家升級/改造裝備,如掃地機器人等產品,這一方面反映出用戶對于老家升級改造,孝敬父母長輩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相比于單純買買買,用戶可能更加看重父母的生活體驗和精神上的陪伴與滿足。
買年貨送年禮 實在、理性成主流
從傳統年貨消費來看,今年消費者更傾向于實在、平價的商品。理性的消費觀成為了主流,78.7%的消費者表示今年會傾向于實在,不多買,夠用就行,同時36.6%的消費者表示會優先考慮性價比和實用性;此外,28.2%的消費者表示會考慮除了價格之外的,品質、服務、售后等因素,這一定程度上都體現出消費者理性的消費傾向和對于產品優質性價比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有12.4%的消費者表示會把大城市興起的趨勢新品帶回家,如智能化、綠色環保等更加細分,更加優質的商品,這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消費者渴望給親人帶去改變和更好的生活的消費傾向,以及今年人們主要關注家人健康、為家里添置大件尤其是智能化普及的趨勢。
調研呈現的另一大消費者心理趨勢是對年貨性價比,以及實用價值的關注和追求,有45.5%的消費者表示今年會更加偏向于購買更實用的商品,
這一比例在26-45歲核心年貨消費群體用戶中高達73%。
(以下四張圖表展示的是不同年齡段消費者對非食品、非醫護類年貨(異地訂單,主要為高線發往中低線)品類
偏好變化,取成交金額前30品類,不同年齡段用戶在今年年貨節期間對比去年年貨的偏愛度(TGI)變化,其中負值并非為成交量下降,而只是該年齡段用戶偏好度下降)。
從圖表中可見,
對比去年的消費偏好,年齡越大的消費者越“求實“,例如重視生活品質和體驗,年齡越小,越“求新“。在大家電方面,35歲以下年輕人更喜歡通過京東給老家捎去較新穎的品類比如烘干機、洗烘套裝、新風空調等,而較年長人群則喜歡更傳統的品類比如冰箱、電視、熱水器等;
在廚衛電器方面,年輕人更傾向于電動牙刷、美容器、按摩椅、嵌入式微蒸烤機等,從細微處關愛家人的需求和健康,而較年長人群則開始接受比如空氣炸鍋、破壁機、集成烹飪中心等廚房里的“黑科技”;
在小家電/清潔電器方面, 年輕人更關注解放雙手——將父母從繁重的日常清掃勞動中解放出來,選購掃地機、洗地機的偏好度上升,而較年長人群則更加關注凈水、取暖、加濕、凈化等家中日常的衛生、舒適環境;
在手機數碼及珠寶類產品方面,今年春節年輕人相對較少給家人買手機,而更多購買智能手表,尤其是帶健康監測功能的產品,而較年長人群則喜歡VR眼鏡——大約是過年孩子或孩子的孩子可以回家,要準備一些好玩的設備來招待吧!
有趣的是,對黃金飾品的偏好度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可能越年長越傾向于理財產品,但25歲以下年輕人也很關注投資金,這屆年輕人真的厲害!
從大城市起飛回家或者去浪!機票訂單同比增200%
如果說今年春節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回家過年!如果要兩個,那就加上:出去浪!
根據近日京東與媒體聯合發起的“春節和年貨”消費調研(以下簡稱“調研”)結果,今年有近70%的消費者首選回家過年,不過也有相當的受訪用戶計劃旅行過年。
據京東2023年貨節銷售情況顯示,今年過年期間南方城市會更加熱鬧,三亞和云南預計在臨近過年會出現多次客運高峰,尤其是空中交通。年貨節啟動以來機票銷售同比上增長200%,北京—東三省、上海—成都、深圳—武漢是熱門返鄉線路。
除了元旦期間出行的機票,更是有大量大年初一及初七的機票訂單產生。機票銷售占比最高的目地的城市前五分別為成都、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果然是唯大熊貓與火鍋不可辜負。
除了返鄉,旅行也是今年春節的一個特色,而且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屬。據調查問卷顯示,70后人群更愿意在過年期間旅行過年,可能是平常一直在家,過年放假就更想和家人們一起出門旅行,享受外面的風景。00后和80后才是戀家的那一批人,可能平日家里家長們都忙忙碌碌,孩子也學業繁重,只有過年的時候一家人才能輕松的在一起享受真·團聚時光。

從上面數據可見,今年出游需求遠遠大于往年,而且目的地比較集中,有些熱門景點城市可能會再現“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盛況。三亞、麗江、廈門、大理、海口是搜索增速最快的Top5目的地城市,而三亞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目的地。
上圖可見,25歲以下年輕人特別偏愛去溫暖浪漫的海邊
北京、四川、廣東、河北、上海是前往三亞最多的省(直轄市),而哈爾濱、成都、沈陽、深圳和鄭州是最偏愛去三亞旅游過年的城市,前五名中東北就占了兩位!
插入(哈爾濱-北京城市CP)
上山下池逛園花樣多:迪士尼樂園相關旅行產品增9倍
除了去南國溫暖的海邊,過年另一個玩處就是滑雪了。北京人承包了滑雪套票訂單的大多數,此外有吉林市、張家口市、重慶市、邯鄲市,而江西的宜春成為滑雪套票增長最快前五名中唯一一個南方城市。
另外還有北方冬天最溫暖的——大澡堂子,也已經不再是北方人的專屬了。京東APP上現有超2成的溫泉洗浴類訂單來自廣東人,南方的朋友們已經放下了害羞,紛紛加入了熱氣騰騰的溫暖水世界。從城市看,溫泉洗浴類旅游產品銷量Top 5的城市有北京市、成都市、重慶市、廣州市、南京市,除北京外其它四座都是南方城市。
但是部分南方城市的朋友卻反其道而行,比如上海的朋友們。今年京東出行服務年貨節期間,上海銷量第一的居然是北京環球影城的門票。相比上海迪士尼的門票多出27%。看來今年年貨節期間,上海迪士尼樂園相關的旅行產品消費的同比增長9倍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城市人們的努力啊。
除了上海,廣東和江蘇也不甘落后,環球和迪士尼的門票有15%的訂單來著廣州,15%的訂單來自江蘇,上海和北京都被甩在身后。看來,2023京東年貨節上海地區的旅行產品較2022同期同比增長6.5倍,是廣東和江蘇消費者共同努力的結果。
吃貨的春節:那一發入魂的年夜飯
食品類依然是年貨消費的主角,其中肉類、魚類都有較大增長,零食水果中車厘子/櫻桃成交量較大,金額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當然,對于中國人來說,過年前購買再多食材,都是為了那頓一發入魂的年夜飯。 年貨節開啟以來(12.29-1.5 ),豬牛羊肉、水果、休閑食品等節慶食材的消費都出現了明顯增長。豬牛羊肉成交額同比增長73%,水果、禽肉蛋品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了45%。
年夜飯的餐桌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還講究很多寓意。比如,很多南方餐桌上會有各種做法的丸子,寓意團團圓圓;基本上家家餐桌上都會有雞,寓意吉祥如意;鮑魚、魚和牛肉則寓意招財進寶、年年有余、牛氣沖天。年貨節期間,
鮑魚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魚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倍,其它品類也有相當的增長。
此外,近幾年,很多人逢年過節必曬菜單,家庭大廚越來越多。現在越來越多的菜品調料、預制菜等使普通人也能輕松做“大菜”。
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年貨節成交額最高的菜品調料是火鍋底料、酸湯肥牛調料、酸菜魚調料、麻辣香鍋、水煮肉片調料。
年貨節期間,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47%。其中,肉制品成交額占比33%,肉禽菜肴、鮮菜肴成交額占比27%、19%。
大餐吃了,零食也不可少,大量水果、食品飲料如柿子、膨化食品、熟食臘味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了100%。
年貨區域流動差異:上海人寄酒、四川人買珠寶
京東年貨春運和異地訂單是如今中國整體消費流動的縮影:高線城市的用戶,尤其是年輕人,將數碼電器、智能產品以及新鮮飲食通過京東送到家鄉的老爸老媽手上,讓父母輩也享受到數字化、智能化產品的便利;而各地特色農產品則借助京東產銷全供應鏈上行到全國各地,一方面讓遠方的親友可以享用到地道家鄉美味,同時幫助當地的特色農土特產上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帶動農戶增收。
從異地訂單量來看,今年各地特產上行占比有一定下降,這應該與更多人計劃回家過年有關。
因此今年異地訂單主要體現在身在1-2線城市或經濟發達省份的用戶向家鄉發出的年貨上,其中廣東、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6省發出異地訂單量同比增長34%,占全國總訂單量比較去年增長16%。
(傳播時會將縱軸絕對值去掉)
上表可見,廣東、北京、上海依然是異地訂單最大發出地,而且對比2022年(虎年春節), 北上廣發出的異地訂單量占比在上升、同比大幅增長,此外天津、江蘇、浙江、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基本呈現同樣的趨勢。
而河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勞動力輸出較多的省份,相較去年發出的異地訂單量有明顯下降。
而從異地訂單接收地來看,今年呈現出較鮮明的特色:除河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單量排名先前外,今年海南、云南增速最快,對比上文中旅游出行的數據可見,這兩地確實是今年春節最炙手可熱的旅行目的地。
而從品類來看,北上廣三地用戶寄出的年貨成交金額排名前三的都是家電、手機和食品飲料,不過今年人們更加關注遠方親人的健康,北京用戶寄出醫療保健品的金額同比增長6.2倍,廣州和上海都增長6倍。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提供“禮品訂單物流護航服務”,消費者下單后,將全程對訂單進行物流進展跟蹤,及時且主動地對預期超期的訂單進行系統跟蹤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用戶,為送禮訂單的盡快送達提供保障。
另外,針對為長輩購買的禮物訂單,送禮人可在下單后主動開啟“孝心護航服務”,解決長輩不會使用智能產品等問題。收貨后,訂單收貨人來電將自動轉接長輩專屬客服團隊,在春節期間“7×24”地一對一為長輩提供貼心使用指導,一站式解決訂單相關的所有問題。
而在常規年貨品類中,北京下單的收貨目的地最多是河北、東北和山東,上海則寄往安徽、江蘇和四川,廣東則主要發往廣西、湖南和湖北,總體上各地偏好呈現出明顯的南北區域差異。
從品類來看,今年過年異地訂單了下降最明顯的就是電腦辦公用品,經過三年的蜇伏,2023終于可以跟“居家辦公”“網課“說再見了;而三地用戶都傾向優先購買家用電器、數碼產品和廚具寄回老家,也代表了人們對今年如何過年的明確規劃:給家人帶去智能、綠色的產品,同時好好陪家人,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此外,北京人更喜歡送手機、家具,上海人更喜歡寄生鮮和酒,特別是洋酒,總體上南方人更在意美食,而北京人更在意廚具。
在對北上廣深等城市發出的異地訂單主要接收地:廣西、河北、四川和安徽進行分析可見,從品類分布來看,除了健康醫療品類之外,家電、手機、電腦等金額排名前三,同時數碼產品增長也很高,說明高線發往中低線市場依然以綠色化、智能化、新潮實用的電器產品為主,因此年貨節其實也是高線引導中低線市場消費升級的的一個重要節點。
此外,四川人接收服飾、珠寶比較多,而廣西人接收較多為母嬰、生鮮,安徽人愛酒,其中很多都來自上海,河北人偏好廚具、家具類,這與北京發出品類結構類似,說明北方人更希望在過年期間爭取改造一下老家的環境、跟家里人好好相聚、相伴。
年貨“小時達”:2023春節更加“禮尚網來”
除了異地訂單外,留在本地過年的消費者也不遑多讓,不僅通過京東購買年貨,還使用更“時髦”的方式。尤其隨著90后、95后等年輕人成為年貨采購主力軍,帶動父母長輩更新置辦方式,“線上下單、年貨1小時內送到家”的即時零售成為年貨消費新主流。
據京東小時購銷售情況顯示,從12月29日至1月4日年貨節訂單銷售同比去年增長了近7成——告別搬家式買年貨,“禮尚網來”展現了中國人春節送禮的新姿勢。京東小時購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肉干禮盒、餅干禮盒、白酒禮盒、低溫熟食禮盒環比上月銷售增長均超10倍,腌臘制品禮盒、南北干貨禮盒、水果禮盒環比增長8倍。
這一方面說明更多消費者越來越習慣并喜愛用即時達的買年貨方式,解放雙手,更省心便捷。另一方面,京東小時購聯合全國的商家品牌年貨節期間推出了諸多優惠活動,選出更具性價比的超值商品,也進一步拉動了消費熱情。

預制菜、半成品的興起,讓人人能成為大廚,分分鐘輕松籌備一桌年夜飯不再遙不可及。這樣的“年夜飯護衛”,既能滿足親自下廚的儀式感,又能把年夜飯該有的“排面”擺滿,讓人們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盡情享受團聚時刻。
京東小時購數據顯示,無論是加熱即食的預制菜,還是加工烹制的半成品,年貨節以來全面熱銷。中式熟食環比增4.5倍,西式熟食禮盒環比增長4倍,冷凍半成品環比增長2倍,半成品凈菜環比增長50%。
以京東小時購聯合沃爾瑪和眉州東坡、陶陶居、松鶴樓等18家全國知名餐館推出的”南北名廚一桌菜”系列為例,這款預制菜匯集了佛跳墻、鹽焗雞、魚頭湯等70多款經典菜品,烹制方便,上線以來銷量一路走高,銷售額增長了9倍。
結語:歡喜過新年 京東更實在
兔奔聞達巧迎新,氣順心寬度豐年。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人們懷著對未來更美好的憧憬,為家人、為朋友送去一份份心意。“您好!京東快遞!”傳遞的不僅是年貨,但是一聲溫暖的問候,無論是否回鄉,身在何方,無論2022經歷了什么,都可以用時間和溫暖慢慢撫平。
為了確保消費者權益,今年的年貨節期間,京東還提供超3億種商品的30天價保服務,用戶購買帶有“30天價保”標識的商品并完成付款后,可在價保周期內任意時間通過“一鍵價保”享受買貴退差價的服務保障,且在價保周期內可以多次申請。
此外,京東還提供部分商品的晚必賠、上門換新、閃電退款、免費上門取退、7/15/30天無理由退貨等貼心服務,全程不打烊地保障用戶的購物體驗。
每一單京東年貨,一份份保障,為的都是讓消費者放心、滿意、安心。這個萬象伊始的季節里,一切美好都將開始,一切希望都在萌發……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